李铁:共享单车是公共品,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2018-03-20 08:54:02 来源: 人民网-产经频道

共享单车在过去一段时间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迅猛的业态发展叠加上本来就很复杂的城市治理,使得新问题层出不穷。近日,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就“共享单车与城市治理”议题组织政策研讨,多位专家与会并展开讨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在会上发言,他认为在城市治理过程中,要把握住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边界,要增加对新生事物的包容。

共享单车到底是公共品还是纯市场行为?

这些年很多城市政府都热衷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公共租赁自行车。杭州市从2008年开始仅三年时间里投了4个亿,到2017年5月,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投放量达8.58万辆,车辆租借点3782个。武汉市政府投资公共自行车超过3个亿,到2017年3月,武汉市共投放量4万辆,累计运营站点2000多个。株州市政府仅第一期建设投入就有1.2亿元,此外财政每年还将投入运营费。北京也有大量政府投入的公共租赁自行车。这些政府配置的停车网点虽然区别于公共交通的停车站点,但是仍属于功能性的重复,因为并没有解决城市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方便问题。

市场发育的共享单车有特别强的公共属性。因为它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方便;二是低碳环保,不产生任何污染;三是减少公共交通压力;四是不用担心自行车丢失;五是把一部分黑摩的从城市挤出。

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总会是有竞争的,至于竞争是什么结果呢?我们看到很多共享单车企业通过降低或减免押金来竞争等。另外的,也存在一些共享企业通过破坏竞争对手的单车来恶性竞争的。可见,并不是新事物一出现,就生来是规范的,也并不是一出现了不规范,就需要政府大刀阔斧地限制,新事物的出现,可以随着市场发展过程逐步规范。作为政府的管理者应该明确好自己的定位。我记得当年中国刚刚出现电话亭的时候,有好多电话亭刚刚建成,就被人砸了。后来,抓了几个砸亭子的人,再经过宣传、教育、引导,渐渐规范,电话亭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现在也在遭受到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冲击。

政府应重新认识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在政府层面上应该从两个角度重新认识:第一,如果我们承认共享单车具有公共品的属性,政府就有责任来解决共享单车投放后出现的部分问题。第二,更多的城市不欢迎共享单车的原因在哪里呢?城市洁癖。城市洁癖是什么概念呢?政府管理者的眼里容不得城市有一点沙子,“低端人口”不可以,低端产业也不可以。是不是城市里大量的快递,穿行在路上,我们是不是也得取消?如果取消快递的话,我们的城市就更不方便了。对于城市我们应该有包容性,在包容的过程中来逐步的解决新事物发展带来的这些问题。

我觉得在城市发展的一定阶段,市场渗透能力是比较强的,市场会自动补齐发展的短板。比如北京市的大院经济,单位大院、房地产大院,出门不方便。怎么解决的呢?市场自行发挥了补短板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居民使用手机APP,如饿了么、美团等,不管是想要吃饭,还是想要买水果、买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把想要买的东西直接送到家里去了。也就是说,我们不用出门也可以实现购物消费。当然,却出现了新的“看不惯”的问题,比如,满街跑的电动车带来的交通问题、餐盒的环保问题等。很多政府管理者把市场创造出来的共享自行车、送快递的电动车等,当作城市病来治理。可是,这些新生事物确确实实使城市生活更方便。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里有很多问题可以解决。首先,企业可以加强技术研发。我们通过定位的方式来记录自行车的轨迹,并将自行车的骑行时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一定程度的监控和监管,其实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其次,要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我们可以测算一下共享单车在某一区域停放的空间密度,根据停放密度的情况来规划停放设施的空间选择。这是市场和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一些城市政府愿意花3个亿、4个亿、5个亿的资金,投入建设公共自行车,由于投放效率极低,解决不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本上这些投入等于打水漂了。那么,政府为什么不能够将这些原有的投入转过来支持市场培育的新生事物?反而对市场的创新当作分外事而百般挑剔呢?

我想,作为城市政府至少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把共享单车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公共属性的产品,这样政府就可以支持共享单车企业的初始性投入。或者政府投资解决乱停放的问题,甚至包括金融贴息和贷款担保的问题。我想这些事情城市政府应该去认真研究如何进行政策支持,而不能认为跟自己无关。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对共享单车的禁入门槛取消。据我们了解,很多城市政府不欢迎共享单车进入。但是去年5月份,我参加世界城市治理大会的时候,我介绍了中国共享单车经验。最后点评的时候,外国的主持人说,各个国家应该学习中国的经验。这种事情既然对老百姓很好,方便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还节能低碳,为什么要设那么多门槛来限制呢?再其次,政府也可以通过PPP的方式购买回收停放装置的服务。既然你觉得共享单车影响了城市视觉,那么你可不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让企业设计一些比较容易停放,还美观的流动性的单车停放装置呢?

关于共享单车,我们应该牢记一点,在城市治理过程中,要把握住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边界,要增加对新生事物的包容。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孕育了大量的新生事物,包括网约车、滴滴、共享单车,以后还会出现什么,我们现在无从知晓。但是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一定是有利有弊的,我们不能过于放大“弊”,而忽视它对整个社会、城市居民带来的好处,更何况,这真正符合低碳、绿色、智慧和生态文明的要求。而且在共享经济发育的过程中,任何市场需求的变化都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和创新。

人民日报记者白之羽整理,内容经本人核定。

嘉宾演讲整理自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主办的“共享单车与城市治理”研讨会。